Skip to main content

台灣教會公報:以信仰共同體 回應國際局勢與台灣地位變化

【林婉婷屏東報導】8月12日,Payuan(排灣)中會傳道部於Tjavadran(達瓦蘭)教會舉辦長執研習會,以根據聖經彌迦書第4章3節擬定之「應對世界變局的信仰共同體」為主題,邀請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主任黃伯和牧師、福摩薩學院執行長Ljavakaw Tjaljimaraw(謝易宏)博士、立法委員Saidhai Tahovecahe(伍麗華)主講。現場除了教會牧者、長執,還有中央研究院、美國在台協會、台灣民團協會等代表與會;問答時則探討「戰爭爆發」與「總統選舉」的關係。
針對「誰當選總統與戰爭是否爆發有關連?」的提問,講者之一的Ljavakaw Tjaljimaraw表示,颱風是否形成與侵襲台灣,與誰擔任總統都無關,同理,戰爭也是如此,「因為戰爭爆發是系統性問題。」而目前趨勢是戰爭終會爆發。

Ljavakaw Tjaljimaraw則以「挪亞方舟計畫:自救救人、成為危機時代中社區的盼望」為題分享。他首先回顧,今年2月,兩位德國記者拜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並採訪;當時記者們很驚訝,在歐洲接收到的消息是台海局勢緊張、戰事一觸即發,但實際來到台灣卻發現社會氛圍很和平。
他指出,現在多數台灣人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,很可能不清楚要如何因應,成立福摩薩學院就是希望幫助台灣人提前做好預備,在可以掌握與改變的地方努力。「因為心有所愛,不忍任人毀壞。」福摩薩學院旨在推動以「信仰共同體」為基礎的公民防衛,並制定「挪亞方舟計畫」,盼望將全台灣各地超過1200間教會,打造成為如同「能夠在洪水中拯救自己與他人的挪亞方舟」,在戰爭來臨時能夠自救助人、保境安民,以「實際行動」宣揚耶穌基督救贖的福音。教會本身是挪亞方舟,並連結政府、民間與國際組織的資源。

Ljavakaw Tjaljimaraw點出,戰爭有分前端與後端,不需要每個人都扛著武器上戰場前線,而是可以在後端預防飢餓、傳染病、暴民等問題;團體合作可以在戰時有戰備互助,災害時有防災互助,平常時則有日常互助。
接著他說明如何為教會擬定安全計畫;透過具體條件評估,包含安全地圖、在地劇本、物資儲備、應變系統等,幫助小會在緊急事件發生時可以判斷與決策。其中「安全地圖」是確認建設與資源位置,包含空襲可能攻擊範圍、敵國海軍可能登陸點、物資取得與臨時避難地點等,而「在地劇本」是設想可能事件、情形與如何回應。「應變系統」則是盤點並組織教會團契的能力與適合崗位。
Sagaran(莎卡蘭)教會牧師Ngedrel Demaljalat(田天財)在回應時再次提醒,教會要警覺與設想戰爭爆發的可能情形,並且辦理備災、備戰等相關訓練。

而瑪家村村長唐建生在回應時盼望原住民以自己的身分為傲、共同努力守護台灣這塊土地。最後由傳道部部長Aravas Talalang(李耀光)牧師閉會禱告,並展望能與福摩薩學院保持合作、持續推動相關培訓。

完整報導請見
https://tcnn.org.tw/archives/175232